7月24日,外国语学院在教二楼316会议室召开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生人才培养座谈会。会议特邀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信阳市基础教研室英语学科主任胡萍。院长罗德喜、教学副院长李静、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等参加了会议。李静主持会议。

胡萍主任结合英语学科教学实际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,对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。她指出,在英语教学内容方面,培养目标体现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,这既契合英语学科的特点,也满足了师范专业认证对教学内容的要求,为学生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引。
然而,在教学方法改革层面,培养目标可作进一步的精细化调整。胡萍强调,目标表述较为笼统模糊,未明确提出适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,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。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例,目标中未提及运用任务驱动法、情境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,不利于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。
针对上述问题,胡萍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。她认为,在培养目标中应明确倡导采用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法,如任务驱动法、情境教学法、合作学习法等,通过创新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切实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。同时,要紧跟英语学科前沿发展动态,增加对英语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。例如,要求学生及时掌握英语学科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知识,将英语国家的最新文化动态巧妙融入教学内容之中,让培养目标更贴合英语学科教学实际,精准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标准。
此次座谈会的召开,为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指明了方向。未来,学院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,持续完善培养方案,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、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创新教学能力的优秀英语师范生,为英语教育事业注入蓬勃活力。